01-logo(1).png
您当前位置:
2023年,在推动共同富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源:中国民族报 发布时间:2024-02-27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艰巨的任务在一些边疆民族地区。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的832个贫困县,其中420个在民族自治地方。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2023年,国家民委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推动各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穿到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的各项工作中,推动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以下简称“三个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创新推动民族地区共同走向现代化

“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沿着合冶公路前行,入目是连绵起伏的草原和成群的牛羊,涓涓细流蜿蜒而下,藏式民居依山就势、错落有致,高高的山丘上伫立着醒目的“俄合拉”标志。

俄合拉村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美仁大草原腹地。近年来,甘南州积极将俄合拉村打造为甘南州旅游标杆村,并于2021年底正式开业运营。“老百姓把自己的家改造成民宿,发展起旅游业,从之前的放牧到现在就地、就近就业增收,这就是我们俄合拉的新生活。”甘南州合作市委书记李新平自豪地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对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民委以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为抓手,推动资金项目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着力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赋予资金项目以“三个意义”。

——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新疆在项目论证立项上,把是否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可行性的重要标准;在项目实施推进上,广泛吸纳当地各族群众参与。优先扶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兴边富民行动、特色产业发展、“送茶入户”等民生项目。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发展超10万亩的酿酒葡萄园,枸杞、黄花菜、中药材和肉牛、滩羊等特色农牧业,让23万西海固生态移民在家门口拔掉穷根,走上致富路。云南省昭通市推动实施“一县一业”,苹果、竹子、花椒等特色产业蒸蒸日上。一年来,民族地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品牌,畅通销售渠道,让当地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走进千家万户。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河南组织少数民族聚居村(社区)与周边村(社区)结对,2021年以来,累计在结对村实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项目800多个,联合举办实用技能培训班2100多期,培训14.3万人,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2400多个,带动就业21.8万人,形成结对村产业共谋、项目共建、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各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各族群众用上了水冲厕所、互联网,种地实现了机械化,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更足、干劲更大。

——改善人居环境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昔日的苦窖水变成了甘甜的自来水,过去的土坯房变成了崭新的砖瓦房,民族地区各族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实现飞跃提升。2023年,云南建成了37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自然村100%通硬化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到90%以上,5G网络覆盖率100%。广西以边境小城镇和平陆运河沿线村镇试点建设为引领,推动现代宜居农房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吉林加强边境村建设,当地安全饮水、生活用电、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等均达到100%,全部建立卫生室,农村养老机构覆盖到118个村。

2023年9月11日至12日,国家民委、国家乡村振兴局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召开了全国民族地区州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场推进会。会上对促进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部署,要求坚定不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穿到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在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各地将促发展与加强治理相结合,加强宣传教育,推动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落细落实。如,新疆喀什老城改造项目配套建成综合治理纪念馆,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后建成饮水思源馆,引导各族群众在新旧对比、饮水思源中增进“五个认同”。如,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边销茶主产区,与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等地紧密协同,推进“健康饮茶、送茶入户”,引导牧区群众在健康饮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谱写各民族团结互助佳话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开展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是党中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谱写了民族团结互助的新篇章。

——东西协作山海情深,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在闽宁协作中,福建以“福建所能”满足“宁夏所需”,2023年安排省级财政援宁资金6.25亿元,在宁夏实施产业项目278个,带动80万农村劳动力实现增收。沪滇协作创新探索“上海企业+云南资源”“上海研发+云南制造”“上海市场+云南产品”“上海总部+云南基地”协作模式,抢抓上海产业转移机遇,梳理策划对沪招商重点项目,大力推进“沪企入滇”工程,开展企业合作、产业协作和园区共建,围绕就业、产业、消费、人才等领域深化协作取得显著成效。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汇众智聚合力硕果累累。住上安居富民房、走上柏油路、喝上自来水……近日召开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两会发布消息,2023年,19个援疆省市投入援疆资金170亿元,80%以上援疆资金向民生、基层倾斜,办成了许多暖民心、惠民生的实事好事,极大改善了新疆各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一年来,一批批援疆干部常态化开展帮带提升工程,通过传帮带,实现受援地人才发展观念转变、工作能力提升,留下一支支带不走的队伍。

在西藏,从关系百姓生活起居的社区改建、菜蔬供应,到关乎西藏现代化发展的交通建设、产业培育等,一系列援藏项目的实施,无不凝结着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对西藏各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广大援藏干部人才缺氧不缺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成为支撑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着眼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探索互嵌式发展新模式。作为推动东西部协作高质量发展、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的重要举措,“红石榴就业行动”在转移劳动力就业、帮扶巩固精准脱贫攻坚成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云南、贵州、青海、新疆等省区不断完善基层就业服务需求台账,组织开展中短期技能培训,结合直播带岗、就业援助月、入户送岗、线上荐岗等渠道积极开展用工推荐招聘活动,鼓励民族地区富余劳动力到江苏等东部地区就业创业,促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共同走向富裕。

从雪域高原到塞外草原,从天山南北到西南边陲,在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下,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

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促进边疆地区繁荣发展

边疆地区处于“双循环”的重要节点,是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区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

2023年,国家民委以兴边富民行动为抓手,积极发挥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的牵引作用,助力边疆地区经济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辽宁丹东投入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5882万元,在边境地区扶持特色种植养殖、农业产业示范园、林下经济作物种植等项目,带动周边1000余名群众就业增收。

民营企业是边疆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国家民委联合全国工商联共同组织开展“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引导广大民营企业立足区位、政策、人文等方面优势,积极参与边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助力边疆地区提升资源转化能力,推动边疆地区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共享边疆地区发展红利,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

双向奔赴,发展共赢。边疆地区实现繁荣发展,离不开民营企业的贡献和民营经济的支撑;民营企业在边疆建设中大有可为,边疆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和丰厚土壤。

2023年6月、11月,广西相继在崇左、百色举办两场“民营企业进边疆”产业合作洽谈会,累计吸引300多家企业参加,现场签约项目38个,总投资135亿元。

2023年10月,吉林省成功举办“民营企业进边疆·吉林行”系列活动,在边境市州引进项目149个,金额约386.27亿元;结合“万企兴万村”吉林行动,353户省内民营企业与216个边境村结对帮扶,累计达成合作项目289个。

在推动发展的同时,国家民委联合中国科协、中国地震局实施“科普边疆行”活动,以“科技赋能兴边富民,科普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推动边疆地区形成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实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推进。

2023年7月,“科普边疆行”暨“科普乡村行”活动在内蒙古巴林右旗启动。国家民委直属高校共计派出96位科普专家,组织约200名师生参与科普工作,举办科普活动等共计91场,惠及青少年、农牧民8000余人次,为边疆地区发展建设提供了科技智力支撑。

“科普边疆行”活动让广大青少年走近科学、了解科学,激发了对科技的浓厚兴趣,立志将来成为科研工作者,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全国民委系统和各地各部门将贯彻“两个主线”要求,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让各族人民共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网站主办单位:天津市医疗保障局
联系方式:天津市南开区咸阳路81号 022-83572211
网站标识码:1200000086
津ICP备2021007528号-8
推荐使用Internet Explorer 9.0 以上版本Web浏览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