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深刻论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规律,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总体要求,强调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文化宣传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10月22日,“2024年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江西篇”启动仪式在南昌市八一广场举行。民族画报社 赵利 滕俊 摄
深刻理解“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重大部署。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战略任务,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强大精神文化支撑。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必须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党的二十大以来,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将引领各族人民更加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更加牢固树立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着共同的目标和梦想勠力同心、不懈奋斗。
深刻理解“五个共同”中华民族历史观这一重大论述。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始终追求团结统一,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正确对待历史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准确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历史脉络,准确认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准确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这一重要论断。各民族血脉相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基;各民族信念相同,是中华民族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内生动力;各民族文化相通,是中华民族铸就多元一体文明格局的文化基因;各民族经济相依,是中华民族构建统一经济体的强大力量;各民族情感相亲,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坚强纽带。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应有之义。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兼收并蓄,逐渐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汇聚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吸引力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历史充分证明,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必须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不断增进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深刻理解“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这一重要要求。民族工作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工作,涉民族宣传做得好不好,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形象。新时代新征程,必须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良好氛围,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基础。通过积极主动加强宣传引导,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体系,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要创新涉民族宣传的传播方式,丰富传播内容,拓宽传播渠道,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可靠保障,讲清楚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认同度和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讲清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所具有的明显优越性。
▲10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火炬点燃暨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在三亚市天涯海角举行。本届运动会将于11月22日在海南三亚开幕,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5支代表队,56个民族的约7000名运动员参赛,比赛包括18个竞赛项目以及约170个表演项目。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国家民委党组高度重视文化宣传工作,紧紧聚焦主线,守正创新、系统推进,构建民族工作领域大文宣格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下一步,在国家民委党组领导下,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全面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为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文宣力量。
一是着力加强思想引领。大力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党的民族工作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加强理论宣传阐释,继续推出理论文章、评论文章等,深入解读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强化重大宣传策划,加强重大主题出版,充分发挥委属媒体各类传播平台作用,办好系列重点专题专栏,深入宣传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紧密结合党的奋斗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入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深入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与各族群众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让各族群众在春风化雨中感受理论的温度、思想的魅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的“大团结”展厅。佟欣雨摄
二是着力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正确把握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要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创新。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化文化产品供给,围绕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推出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充分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优秀作品。持续办好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国家级重大文化活动,打造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载体和重要舞台。用好文物古籍资源,继续发挥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作用,推广体现“三交”的叙事逻辑和展陈模式。继续共同办好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开展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以点带面、引领示范,推动基层深化实践、深入推进,实现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实体化、实践化、实效化。
▲2021年8月31日晚,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文艺晚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文艺晚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三是着力加强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伟大实践宣传。进一步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宣传,加强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的宣传,充分展现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展现各民族大团结的奋斗历程,充分展现新时代民族地区的新变化,引导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断增进“五个认同”,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聚焦涉民族领域重点工作、国家民委中心工作任务,做好重要主题宣传报道,加大对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典型故事的宣传力度。整合宣传资源,拓宽传播渠道,发挥中央媒体、各地媒体、民委系统所属媒体宣传阵地主渠道作用。推进委属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融媒体作品。创新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加强与主流网络平台合作,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精准化、分众化、可视化传播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形成“铸牢”网络宣传的强大声势。
四是着力推进国际传播。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对外讲好中华民族故事、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向国际社会宣传诠释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坚持以我为主,致力“融通中外”,全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推动国家民委新型国际传播体系建设。坚持创新突破,持之以恒不断深化以“道中华”为龙头的涉民族对外宣传品牌建设,突出学媒结合,突出融媒体传播,用历史讲现实,用事实讲道理,用学术讲政治,以点带面,推动形成全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对外叙事体系和话语体系。坚持增进共识,找准价值共同点、情感共鸣点和利益交汇点,实现与传播对象的共鸣共振。参与和组织高质量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增进中外专家学者、文化团体等交流互动,在深入交流中更好地宣介展示好中华民族大团结、中华民族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