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滨海新区医保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巩固拓展医保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紧扣“守底线、优服务、促振兴”主线,筑牢医保三重制度保障防线,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为乡村振兴助力护航。
一、聚焦全民参保扩面,织密乡村医疗保障网络
2024年度,新区城乡居民完成参保57.56万人,较去年增长约1.8万人,创历史新高。一是采取“线上+线下”宣传共同发力的方式,线上通过媒体网站、微信公众号、直播平台开展医保政策宣传,发布140余条政策解读和参保信息;线下组织各开发区、各街镇、村居、企业开展400余场群众喜闻乐见医保主题宣传活动,深入车站、商场、集市开展面对面宣传,印发各类宣传材料9万余份,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参保氛围。二是加强“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建设,实现全区城乡居民可直接在村居办理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享受参保便民经办服务。
二、聚焦深化三重保障,筑牢因病致贫返贫防线
一是全面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按照“目标到人、精准到人、落实到人”工作思路,健全与民政、残联等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惠及重残人员、医疗救助对象等困难群体2.3万余人,联合督促指导街镇精准推动困难群体100%参保,推动1500余名未参保困难群体及重残人员参保。二是发挥医疗救助托底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我市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加大政策培训、宣传力度,联合区民政、区残联开展政策培训宣传活动,筑牢因病致贫、返贫防线。
三、聚焦提升服务水平,构建乡村便民服务体系
一是大力推进医保经办服务事项下沉,为20个街镇、480余个村居配备台式电脑、平板电脑、打印机、高拍仪、扫描枪等设备426套,对街镇、村居经办人员开展业务培训30多期,实现居民不出村居即可享受与街镇相同的医保服务。村居受理查询业务2.4万人次,手工零星垫付报销2000余件,占经办服务总量的80%。同时,在全市率先实现村卫生室100%医保联网结算。二是持续扩大异地就医机构覆盖面,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住院机构46家全覆盖、门诊机构达到259家、门诊慢特病结算机构111家,开通率均达到80%以上。三是推动实现救护车医疗费用“一站式”医保即时结算,解决了参保人员院前医疗急救费用“先现金垫付、后医保报销”不便的问题。